施工要點
1、砌筑前按設計要求對砌體墻進行排塊圖設計。拉好水平作標線。然后計算皮數,包括砌筑砂漿灰縫尺寸,并確定樓面找平層(混凝土實心磚)砌筑的高度。
2、使用專用砌筑砂漿施工時,不宜用水澆濕砌塊。如砌塊表面太干,砌筑前可適量潤水。
3、砌筑砂漿施工時,其水平灰縫,豎向灰縫應控制在8-12mm。
4、砌筑砂漿應使用機械攪拌,按砂漿質量加入20%的水,攪拌均勻,攪拌時間自加料完畢不小于6min。每次攪拌的砂漿宜在3h內用完,超過30min須重新攪拌—次。
5、砌筑前,應對基層進行清理和找平、潤水,先用M7.5水泥砂漿砌找平層(混凝土實心磚),在找平層上排砌第一皮加氣砌塊,待第一皮加氣砌塊和砌筑砂漿初凝后再逐皮上砌。常溫下,加氣砌塊的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.8m以內。
6、每皮加氣砌塊砌筑時,應先將砌塊表面浮灰用刷子清理干凈。加氣砌塊上下皮應錯縫,搭接長度不得小于砌塊的1/3。水平縫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90%,垂直縫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%。擠出的砂漿應清除干凈,做到隨砌隨勒。
7、加氣砌塊內外墻體應同時砌筑,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須留設的臨時間斷處,應砌成斜糕,不得留“馬牙搓”。斜樭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/3。接樓時應清理搓口,再鋪砂漿接砌。
8、砌筑墻與結構柱及混凝土墻接點處及轉角墻拉結筋構造按設計進行。
9、后砌填充砌塊墻,當砌筑到梁(板)底面位置時,應留出間隙。至少應間隔7d后,方可對該縫作柔性處理。
10、切鋸加氣砌塊應采用專用工具,不得用斧子或瓦刀任意砍劈。
11、被雨水淋濕的加氣砌塊,不得砌筑,應等其干燥后,方可上墻砌筑。
12、砌上墻的加氣砌塊不應隨意移動,碰撞,若需較正,應清除原砂漿后重新砌筑。
13、墻體予留的門窗洞應砌入予制的水泥塊或經防腐處理木磚安裝。
14、水電管線的暗埋須待墻體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方能進行。開槽時,應使用輕型電動切割機,輔以手工鏤槽器。
15、敷設管線的槽,應用水泥砂漿填實,宜在墻面微凹2-3mm,再用專用抹面砂漿補平,并沿槽長側粘貼寬度不小于100mm的耐堿網布增強。
16、砌筑外墻時,不得在墻上留腳手眼,可采用里腳手或雙排外腳手。
抹灰施工
抹灰施工
1、加氣砌塊墻面抹灰應采用干粉專用抹面砂漿。
2、抹面施工應在砌體完工后或待墻面含水率達15%-20%后進行。
3、砌體內墻體易于磕碰部位,應做塑料或鋼板網護角。
4、砌體與鋼筋混凝土柱、梁「墻)相接處應鋪設≥50mm寬耐堿玻纖網布或熱鍍鋅電焊網。
5、抹面砂漿應用電動攪撐機攪拌,隨拌隨用。水與干粉專用砂漿重量比為0.21:1,應攪拌均勻,攪拌時間不小于5min。
6、墻體抹灰前,基層應清理干凈,予處理后做到“清潔、平整、牢固、無裂縫”。墻面可不采用專用界面劑處理。
7、墻面抹灰可分二層進行,先抹砂漿過渡層找平,約5-7mm。下一層抹灰待前一層終凝后進行。罩面灰應邊抹邊用鋼抹子抹平,抹光。抹面層總厚度宜控制在7-9mm
8、門窗、各種箱(盒)側壁分層填實抹嚴,避免框體側壁與墻面交接處空鼓,裂縫。
9、外墻抹灰層宜設分格縫,面積為30m3,長度不宜超過6m。